12月30日下午,汽车技术学院在车身修复实训大厅举行本年度第九次教师团队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由朱常亮、郝玉莲和张秋菊三位教师合作完成,朱常亮老师主讲。汽车技术学院全体教师现场听课、评课,汽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杨主持公开课活动。

本次公开课的课题是《介子机修复车身凹陷》,该课题选自车身修复专业核心课程《车身修复》。朱常亮老师按照任务导入、咨讯、教师示范、实施、评价、总结六个环节组织教学。

在任务导入和资讯环节,引导学生列举传统的车身凹陷修复方法,从而导入介子机修复车身凹陷任务,并将任务涉及的介子机功能、特点和优势等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在教师示范环节,朱常亮老师重点强调了设备使用和人员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介子机的使用要求和修复流程进行操作。朱老师讲解细致、操作规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郝玉莲老师将实施过程的关键步骤以板书形式呈现。在实施环节,每位学生轮流操作车身凹陷修复的关键环节——介子焊接和拉拔,朱常亮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从而引导学生们顺利完成介子焊接和拉拔过程。在总结及评价环节,安排学生们进行自评与组间互评,张秋菊和郝玉莲两位老师分组评价,帮助学生明确了修复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课后,刘建洲、马玉青两位老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大家从课题来源、学习目标、教师示范等方面对授课团队给与积极评价,并就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最后,张杨副院长做总结发言,她对教学团队备课充分、配合协调给与肯定,表扬了课堂学习目标设置合理可测、教师演示专业细致。同时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导入典型工作任务时要有情境描述、工时要求及评价标准;二是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介子机相较于传统车身凹陷修复方式的优势。

本次公开课是汽车技术学院2021年度最后一次公开课,本年度汽车技术学院九次公开课均以教师团队授课形式呈现,都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堂,但各具特色,有的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有的讲解专业课同时进行课程思政,有的教师善于互动课堂活跃,还有的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公开课竞赛平台,汽车技术学院的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一体化课改的理解,更提升了教师职业能力,促进了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