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节日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年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四川西昌的山火,我们没有退缩,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一起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能忘记14名湖北烈士,不能忘记杭州市16个永久封存的警号,不能忘记19名长眠在西昌的消防战士。因此,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还应该感恩这些面对危险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新时代的英雄们。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扬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引导我院广大团员青年弘扬英烈精神,院团委向广大团员青年号召向人民英雄致敬,得到全院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以多种形式深切哀悼抗疫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达对人民英雄的崇高敬意。
致敬哀悼
4月4日10时,根据国务院相关要求,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深切的哀悼,同学们有的走上街头,有的通过电视直播等形式参加哀悼。在沉重的防空警报中,同学们以最真挚的感情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达深切哀悼。

网上祭祀
网上祭祀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祭祀方式,同学们通过各种网站、公众号向为共和国和平事业做出牺牲的烈士们敬献花篮、花束、歌曲、鞠躬等,表达自己对先烈们的追思之情。

缅怀先烈
不少同学通过画一幅画,写一篇文章,作一首诗来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怀念,他们真挚的感情通过一笔一划流露出来。

文艺抒怀
《映山红》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又称杜鹃花,花开时漫山遍野红彤彤,而且素有质朴的顽强的生命力,这首歌表现了当时革命的力量跟映山红一样,只要春暖花开时节,它就能开遍天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与教育学院徐梦真老师,用一曲古筝演奏《映山红》向我们传递了现在仍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在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烈士们为我们带来了春天,但他们却再也见不到春天。我们应当牢记英烈精神,继续建设好美丽的祖国!”一位同学动情地说。在此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我们广大团员青年虽没有置身战场,但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致敬、为逝者哀悼,并将以此为契机,铭记历史,心怀感恩,为自己,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