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分享教研室集体备课经验做法,营造互学互鉴、创新改革的良好研究氛围,学院组织召开了教研室集体备课研讨会。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参加研讨会。

会上,12名教研室主任代表以具体课程为例,从集体备课基本情况、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展示交流。烹饪学院建立“试菜式”集体备课模式,以企业标准为引领,优化备课形式和内容;艺术与体育学院创设了“五环三阶”集体备课路径,老带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车学院构建系统化集体备课机制,夯实课程实施基础;文化创意与旅游管理学院构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创新增效”的集体备课体系,破解教学难点;智能制造学院以课程项目为载体,实施跨室备课,共建共享提升教学融合能力;工业互联网学院基于专业和课程的融合,探索跨室备课新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轨道交通学院实施“三阶协同”线上跨区域备课,构建云端教研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四定五备”工作法,构建“目标引领——深度研磨——协同共创——闭环反馈”的教研生态;建筑与园林工程学院构建“工地师傅——竞赛教练——专任教师”三方联动的教学设计开发机制,提高集备效果;康养与护理学院与合作幼儿园共同开发教学项目,采用“课内外双轨并进”模式,推动国标校本转化。商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体验。汽车技术学院将企业项目案例和技术资料引入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各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典型做法聚焦教学难点,探索破解路径;聚焦教学协同,打造教研生态;聚焦校企合作,优化备课形式和内容。案例各具特色,为其他教研室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教研室是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平台,各二级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按照学院“三抓两促”总体教学工作要求,聚焦教学难点痛点堵点,创新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把教研活动打造成教师交流研讨、互学互鉴的平台,建成塑品牌、提品质、打造教学创新团队的有效载体,推动学院教学工作高质量特色发展。